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2015-04-11 13:21:13 在职考研辅导平台
咨询我

以下关于对中国近代大学教师问题的研究,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加以论述,初步反映出他们在当时学术生活中的生存状态。

近年来,对近代大学教师有大学教师聘任问题的研究、流动问题的研究、教师结构研究、薪酬的研究、其他的研究等五个方面。有论者从地缘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国籍四个层面专门讨论了近代大学教师的结构状况。

1、近代大学教师聘任问题的研究

对近代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有五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是对大学教师聘任制的历史研究。大学出现之初,其教师聘任制度基本上沿用了西方大学的聘任制度。后来出现了大学教师聘任规范文件:《大学令》、《修正大学令》、《大学教员资格条例》等以及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规定文件。

第二是聘任制度的具体规范。自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49年4月22目国民党政权南京败退,国立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愈来愈细致化。南京政府时期言及国立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方面或者其他事宜的法律规范虽然只有《大学组织法》与《大学法》两件,但是涉及大学教师聘任这一问题的法律文本却还有《条例》与《暂行规程》,即一共四件。在数量上看似乎还少了一些。但实际内容,特别是关于教师资格和聘任权限方之规定,远r匕北洋时期详细。

第三是有关教师的聘用标准。清末和民初的公立、私立专门学校均已有明确规定。在民国初期,与国立与省立大学不同,私立大学教员聘任标准有明显的政策规范。在聘任教员的实际过程中所实行的标准,不仅与部令有异,且校与校之间,也各具特色。并分析在中外教师聘任标准上的状况。

第四是大学教师聘任的实践研究。论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广东大学等校的聘任实践以及蔡元培、蒋梦麟出任北大校长的聘任情况的具体分析。在清华聘任中,一是重发教授聘书,二是改善教授的待遇,三是在对良好教授重聘与增加其待遇之同时,还要增加良好教授。

第五是大学教师聘任的中部分非制度因素问题,如校长因素,熟人或准熟人的社会关系,派系、个人利益或政治之因素等,并论及“本土派”与“海归派”,教学、科研、学术评价制度与聘任之关系。

2、近代大学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

对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的原因、流动机制、流动对近代大学教师构成的影响、流动对近代大学教育的影响四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并归纳剖析了影响大学教师流动的六大影响因子:思想的论争、校长的教育理念、学术共同体及其学术交流、政治干预、经济状况、战争压力等。

有学者从桐城“古文派”与江浙“新思潮派,,对北京大学的争夺等学术与政治的不同取向等三个方面,来阐述思想的论争与教师的流动关系。蔡元培、郭秉文等校长的治校思想与他们各自所在大学教师流动的关系。对中国科学社、清华国学研究院、南开经济研究所成立;互换教授、借聘教授、学术演讲活动;派遣教师出国进修、研究、考察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因素的分析来加以阐释。通过北京高校教师的“索薪”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活动的分析,解释经济窘迫、战争压力与教师流动的关系。

3、近代大学教师的结构研究

有论者从地缘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国籍四个层面专门讨论了近代大学教师的结构状况。

在对地缘结构分析上,该文指出:近代中国多个世界的区域性差异,加剧了江浙沿海等地区在经济水平、思维观念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的不同,并具体分析清华大学1927到1937十年间的教师籍贯结构。对知识结构的分析,指出近代中国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取比较开放的姿态,在对待西方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诸领域,表现出强烈兴趣,且相继在大学里开设相关专业,日益完善学科体系。此外分析了近代大学教师的性别结构,该论文认为:随着时代变迁,近代妇女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作者指出:一些女性在美国留学后,回国任教,这些留学回国的女性是大学女性教师的第一个来源。在对中国近代大学国籍结构分析上,指出近代最早参与中国教育事业的外籍人士是传教士,到1925年,在华教会大学中,教师人数达465人,其中,本土教师181人,外籍教师与本土教师的比例约为2: 1。比较而言,私立学校用外籍教职员的比例为高。

4、近代大学教师薪酬的研究

有分析指出,随着大学教师职称体系完善,大学教师的收入开始与职称相连,按职称的级别规定相应的薪傣标准。研究者列举了当时薪傣的具体标准,知名学者经常被邀请到各地讲演,且知识分子发表学术成果是赚钱的工作。

有论者还分析了晚清高等学校教师的中外教习薪酬的差异,以及收入标准。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薪酬状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薪酬状况。以及在海外与本土教师待遇,专任与兼任教师薪酬等问题。此外,有人分析,抗战爆发前,在各大学教书的人,收入多,钱值钱,生活十分富裕。抗战爆发是大学教师生活质量的转折点,总体水平在下降。身陷水深火热中的大学教师为了生存,于是出现了为争取正常薪资的运动,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阐述了这一运动在社会上产生的反响和作用。

5、近代大学教师的其他研究

对近代大学“教授治校”的研究。有专门学位论文对“教授治校”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引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教授治校”历程加以回顾,以及对“教授治校,引进后产生的影响加以论述。还有相关研究分析了自1912年后政府和各大学颁布的各种赋予教授权力的法规制度,还讨论了董事会制度在我国近代大学中的职能。讨论了教授权力的具体运用及体现,对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进行了反思,探讨了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与西方大学教授权力制度在获得和维护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种民主代议制的局限性。

有学者以“知识分子”的视角对大学教师身份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指出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在逐渐式微,并从政治的视角、经济(市场)的视角、文化的视角加以具体阐述。最后指出,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的保障是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复归的途径。

有学者对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进行分析。指出近代大学教师也承担着构建现代学科体系,奠定现代学术基础的开拓性历史使命。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不考试、拿证快的在职研究生有么?

上班族,休息时间不固定 怎么读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花钱可以搞定吗?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在职研《内部资料》免费领

温馨提示:点击“在微信中”打开,跳转小程序下载

评论
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网上报名预约系统上线!

在职研究生信息网 广告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常见问题在线老师一对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