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校所结合”培养在职研究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意义和必要性

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2014-09-28 11:59:18 在职考研辅导平台
咨询我

1、“校所结合”培养在职研究生是赋予洪堡教育理念时代内涵的需要

现代意义上的在职研究生教育起源于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是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是洪堡理念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思想对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现代大学,参与科研已成为培养合格在职研究生的基本方式,如果没有科学研究,没有学术,就不能称之为在职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洪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经典理念,经历史发展和实践检验,已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基本品格‘”,成为当代在职研究生教育秉承的核心理念,成为我国高教领域的基本共识。洪堡理念在当时工业经济和科学研究还不十分发达、高层次人才需求规模较小的历史条件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只局限在大学内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当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冲击,社会对大学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层次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如果固守校园围墙内部的“教学与科研”的“小跨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显然是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大学主动走出去,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外延形式进行拓展,赋予时代内涵,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在我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规模跨越式发展的环境下,由于物质资源的制约,对大学走出去寻求“教学和科研”的“大跨度”结合的要求更加迫切。由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近几年研究生培养规模急剧扩大,“教育与科研”的结合在大学内部遇到了一定的物质条件限制,使得相当一部分在职研究生接受系统、充分的科研训练已变得十分奢侈。我们知道研究生做科研是需要一定条件支持的,大规模的学生人数显然使得这些条件更加捉襟见肘。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有限甚至困难”’。大学内部“教学与科研”的“小跨度”结合已无法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就提醒我们,大学应该走出去与众多的科研机构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大跨度”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大学与各类科研机构的联系,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形成集约优势,而且也是对洪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大学理念的发扬和升华。

2、“校所结合”是适应教育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从当代教育与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不仅传统意义上科学与技术的边界日趋模糊,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间的综合、交叉与集成日趋普遍,而且教育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也日显突出,科教结合日益密切。加强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能够起到教育与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也有利于优质科教资源的共享,体现了科学、教育本质的开放性,符合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规律。另外,从国家的现实需求来看,中央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科学研究与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培养以研究生为主体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要求,是教育界、科技界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温家宝总理2006年11月20日在关于教育问题的座谈会上也强调指出,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所有这些都对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开展“校所结合”,促进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正是贯彻落实这些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校所结合”培养在职研究生是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成功发展模式的需要

在世界各主要国家,科研机构一般都不是独立的研究生教育实体,如德、法等一些欧洲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体制上实行以大学为主、政府科研机构1“泛参与的机制。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职能主要由研究型大学承担,除研究型大学之外,其他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基本上不独立地掌握与研究生教育密切相关的科技资源,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研究生教育层面的合作,科研机构往往通过与大学的密切合作来参与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大学也通过广泛参与科研机构的重大科研项目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校所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在这个结合过程中,科研工作起到了勃合剂的作用。以法国大学与科研中心的合作为例,它们有很长的合作历史和良好的合作基础。特别是1966年合作创建“协作研究单位”后,关系更为密切。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科研中心1350个实验室中,有940个是与大学协办的。1995年,他们的合作又有了重大举措,即由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部、大学和科研中心签订为期4年的合作协议,由签约三方共同确定科研计划,并匹配所需的经费‘”。在大学参与这些科研计划时,研究生作为专职科研人员的助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从互惠这一角度来说,大学通过合作参与科研计划,不仅能促进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等资源的共享,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而且能通过这一纽带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国外经大学注册的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也可以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并可以指导研究生,成为大学的“兼职导师”,从而共同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而美国、英国等国家则更侧重大学与企业科研机构协作的教育模式,即在职研究生在修完了规定的基础课后,直接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由企业指派导师辅导论文,这种合作培养模式的好处在于,从制度层面上突破了高校封闭的办学体制,在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各方面回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呼声。可见,发达国家大学与各类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校所结合”培养在职研究生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的需要

大学与科研机构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工作应该说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与大学相比较,大多数国立科研机构都有着更稳定的国家经费投人,承担有更多的课题及工程项目,在发展研究生教育事业上,科研资源优势明显。

表1列出了五个西方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R&D经费来源构成的有关数据。由表1可以看出,在美、德、法、英、日五国,与大学相比较,大多数国立科研机构都有着更稳定的国家经费投人,显然有利于在职研究生培养。同样,在我国也有着类似的情况,以中国科学院的所属研究机构为例,每个研究所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国家实验室,这些科研机构在获取的科研经费总量和人均占有科研资源方面与大·学相比都有着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参与科研项目的优势非常明显,这些对于培养研究生非常有利。

另外,与大学相比,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也较明显。如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扩招,全国在职研究生在学人数由1999年的23.35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100万人,年增长率接近30%。在发展在职研究生教育方面,大学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发展空间小,出现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增长速度远低于在职研究生的增长速度等诸多问题,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而一些科研机构却不存在指导教师资源紧缺的问题,有很大发展潜力。以中国科学院为例,目前有300多位两院院士、5000余位教授与研究员参加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每位导师指导的博士生不到2人,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2000年),我国高校1998年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数为2.67人,1999年为2.89人,2000年为3.39人,现在这一比例更高。与大学相比,研究所的导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当然,与大学相比,科研机构在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存在很多天然不足,比如各单位的在职研究生招生数量较小,教育资源比较分散,缺乏大学特别是有在职研究生院的大学的一套规范的管理程序,缺少大学校园内的人文气氛的熏陶,跨专业的交流和合作也较少。因此,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在职研究生教育层面如能取长补短,把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必将对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丰富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内容和形式,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不考试、拿证快的在职研究生有么?

上班族,休息时间不固定 怎么读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花钱可以搞定吗?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在职研《内部资料》免费领

温馨提示:点击“在微信中”打开,跳转小程序下载

评论
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网上报名预约系统上线!

在职研究生信息网 广告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常见问题在线老师一对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