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在职研究生考试专业课更重要

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2014-11-20 20:51:43 在职考研辅导平台
咨询我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月一青由于连续4年招不到一名硕士研究生,进而对现行高校研究生招生体制提出质疑,并向清华大学提出辞职。陈月一青感到荒谬和气愤的是,众多投考他的学生中,有许多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的学生却因为政治和外语成绩不合格而落选,甚至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擦肩而过。我们不禁要问:外语、政治真有那么重要?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高级专业人才,筛选出具有创新素质、创新潜力的人,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现行的考试制度过分重视政治、外语等公共课的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教育背景、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把更能反映考生专业素养、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基础课摆在从属地位、试想一下:一个一直把政治、外语作为考试主攻方向而放弃专业课程学习的大四考生,他的专业根基究竟会有多深?知识面又会有多宽。一个报考了二年甚至三年、四年却一直只学习政治、外语,而专业课复习往往只是考前两个月才临时抱佛脚的考生,他对将要从事研究的专业的了解有多全面、多丰富?在此笔者不禁要问:这样一此对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少之又少、专业根基浅、知识面窄的学生在进入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在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究竟会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不可否认,外语的确很重要,但它只是一门工具、主要依靠外语成绩来淘汰考生的考试制度是不合理的,因为中国的母语不是英语且大部分考生本科阶段也不是学英语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在职研究生为了能在初试时英语顺利过关势必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英语考试,而这肯定会影响到考生的专业课备考,这对学生将来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再者,当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外语考试,还只是公共外语水平测试,并不涉及各个专业领域。所以,即使初试时外语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代表以后专业不能继续发展。如果实行外语“一票否决”制度,那么势必会成为许多考生继续深造的拦路虎,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流失;这与招生考试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总之,外语考试只能是考核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性的条件。

除了外语以外,最令考研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在职研究生头疼、反感的就是“政治理论”考试了、下面简单分析一下“政治理论”课程考试的目的以及实际收效。“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指出,“政治理论”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查考生是否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形成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把测试学生政治理论知识和政治理论素养的目的寄希望于一张试卷是不切实际的、毕竟,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联系,而是个极其复杂的体系、难道说一名考生的态度、情感、思想和行为,能简单地从他所写的答案中推导出来?难道说回答出几个死记硬背的问答题就能说明这名考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之所以出现目前重公共课轻专业课的现象,问题的症结就是现行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现行的考试制度把外语和政治作为两项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往往是外语、政治过了关,考研就成功了一大半;这使得很多外语、政治好,精于应试技巧的考生虽然专业较差却很容易考上;反之如果公共课失利,哪怕研究能力再强,专业课再好,就是考不上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在职研究生。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劳恺声教授所说:“现在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考来考去成了政治、外语的考试,选拔研究生的标准不是通过专业去衡量,而是在外语、政治上做取舍。”学生考研不能在公共课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会招进大批背功好、精于应试却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与研究、创新能力的庸才。既然鼓励学生创新,就应当有勇y接纳具有不同个性、有所偏好的怪才,就应该欢迎学术有专攻的奇才而不是“平均主义”的庸才、当年吴晗、比尔·盖茨、爱因斯坦也不是各门功课都优秀,最会考试的学生,但事实证明他们却是最优秀的人才。国家、社会大力提倡高校进行创新教育、个性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学生有所偏好呢?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不考试、拿证快的在职研究生有么?

上班族,休息时间不固定 怎么读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花钱可以搞定吗?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在职研《内部资料》免费领

温馨提示:点击“在微信中”打开,跳转小程序下载

评论
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网上报名预约系统上线!

在职研究生信息网 广告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常见问题在线老师一对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