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新年报告会在明德堂举行

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2014-02-11 14:46:33 在职考研辅导平台
咨询我

2014年1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新年报告会在明德堂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书记靳诺、校长陈雨露作大会报告。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牛维麟主持会议,杨慧林、查显友、伊志宏、刘向兵等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全校各学院、机关部处和直(附)属单位负责人和在职教职工代表,教代会代表、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

陈雨露校长通报2013年学校事业发展情况,并对2014年工作重点作了部署。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中央巡视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人民大学着力实施“五大战略”,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向着“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又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步。

学科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一位,实现数量、结构上的突破。科研立项、科研经费保持增长,科研成果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学校40项成果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8项,占一等奖总数1/6,居全国高校第一;5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居全国高校第一;鲍威教授“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量子关联新功能材料”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目前学校共有3个团队入选。厚重的基础、拔尖的团队、丰硕的成果和突出的优势,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优良传承和鲜明特色。同时,学科建设不容松懈,要在队伍建设、科研导向、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深化改革,大力加强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建设,努力保持优势学科竞争力,着力提升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向纵深推进。学校部署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启动《2013级本科生培养方案》,同时成立人才培养委员会,为落实路线图提供组织保障,“立德树人”导向得到社会积极评价。与本科人才培养衔接,制定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进展顺利,并将于2014年细化、实施。为落实路线图,促进创新性研究型学习,还需进一步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和学生自觉阅读思考、深度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逐步细化、有效解决跨专业学习、跨文化培养、“双课堂,双导师、双教学”培养、教材体系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

智库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中国智库崛起的大潮中,中国人民大学走在前列,公共政策咨询中心、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团队、社会保障研究团队、人口政策研究团队、中国发展指数研究团队等提交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于党和政府决策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在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决策咨询机构新一轮人事调整中,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再次集中显现。同时应看到,学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要继续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重视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保持良好势头。2013年,学校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国家高端人才计划,引进人才取得显著成效,其中,5名教师当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的4名教授正式来校全职工作,新奥国际教席已遴选首批31名海外专家,“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已达15人。党政管理队伍和后勤保障队伍与教师队伍统筹协调,全面提升,校部机关与院系管理岗位交流工作启动。面向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要花大气力整合资源,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环境氛围,建设公正、规范、透明的制度体系;推动挂职锻炼等机制建设,引导新引进人才深入到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线;打造厚积薄发的环境和机制,让具有潜力的学术带头人成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学者。

美丽校园建设有了扎实进展。通州东校区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校园总体规划概念性方案设计基本完成,校园总体功能布局等工作同步推进;中关村校区二期改造高质量完成,北园校舍已正式投入使用,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学校入选首届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

精细化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320行动计划”得到有效落实。作为落实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精细化管理试点工作在后勤保障系统全面展开,39个与师生密切相关的项目(产品)逐步展开。融合了“一张表”工程与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需求的“微人大”服务中心完成设计和开发攻关,将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2014年,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将在全校纵深推进,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优势、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创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人大模式,更好地体现以师生为核心、贴近教学科研一线的理念。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陈雨露校长说,过去一年,中国人民大学取得了值得自豪的成绩,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全体人大人始终坚守着责任和追求,同心同德、众志成城,脚踏实地、稳健前行。大家的心血和汗水也得到了海内外社会各界的认可,在英国《泰晤士报》发布的2013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等社会评价中都得到体现。

陈雨露校长表示,守护大学精神将是支撑人民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只要我们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大,只要我们是一个团结和谐的人大,只要我们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大,只要我们是一个风清气正的人大,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核心价值追求就一定会千年生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靳诺书记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2013年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的突出成绩,向全校师生员工作出的努力表示敬意并致以新年祝福。

靳诺书记指出,2013年,是学校改革发展和“十年腾飞”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的一年,也是学校发展进程中经历重大考验、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根据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根据中央巡视组对学校巡视反馈的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通过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向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迈进。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把实施“五大战略”与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并改进作风使之常态化、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等相联系,把巡视意见和中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最新精神贯彻始终,认真抓好整改工作。

靳诺书记指出,整改是2013年学校的热词,其本质是制度建设。在总结学校76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是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应有之义。集中整改期间,学校正式发布《中国人民大学章程》,制定或修改校级规章制度28项,正在研究或起草过程中的校级规章制度30余项,制定或修订部门级规章制度47项。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整改结果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着眼长远,把整改落实的成果积极转化为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转化为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大推动力。

靳诺书记指出,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好的制度应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体现;同时,大学的学术创新力、竞争力也需要良好的制度体系支撑。《中国人民大学章程》的发布是学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通过章程建设,更好地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更好地加强学术组织建设,更好地拓展民主管理渠道,让所有师生员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在制度建设的环节中,要通过高效的学术行政管理、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资源配置,把落脚点放在凸显为学术发展服务的核心内容上,为构建学术民主氛围奠定良好基础。

靳诺书记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关系。这涉及到党政关系、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去行政化等问题。大学章程要体现守护大学精神、回归大学本位的理念,大学行政管理要体现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于教学科研。要强调以学术为重,以师生为本,改进行政管理与服务,最终达到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靳诺书记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重道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过程,建成现代大学制度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关键是要方向正确,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以及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大学内部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改变。大学价值的多样性和大学主体及其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要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问题、挑战和选择。当前,学校正处在难得的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也面临着发展中的挑战与矛盾,对此,既不能急,也不能等。要静下心来,思谋长远,用静气除燥气,作出历史、客观、辩证的分析判断,确立科学合理的规划、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家和万事兴,全校师生要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实现奋斗目标而努力。”靳诺书记表示,面对过去一年学校遇到的严峻考验,全校师生员工体现出良好的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学校从中看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民心、信心和决心,深刻感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拥护和支持。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中国教育综合改革也将步入快车道,中国人民大学必将承担起重要的职责和使命。相信深厚的历史传统、发展基础和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力量必将是学校前进的坚强保障和强大动力;希望全校师生员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事业发展中。

新年报告会上,陈雨露校长介绍了在实施“1320行动计划”和精细化管理试点工作中涌现出来,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为师生服务的优秀人物事迹,在场师生员工以热烈掌声向优秀教职工代表致敬。

要点简介:
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以及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同时,各省(区、市)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即地方“百人计划”。2012年7月25日,“千人计划”已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263名。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不考试、拿证快的在职研究生有么?

上班族,休息时间不固定 怎么读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花钱可以搞定吗?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在职研《内部资料》免费领

温馨提示:点击“在微信中”打开,跳转小程序下载

评论
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网上报名预约系统上线!

在职研究生信息网 广告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常见问题在线老师一对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