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生成分析

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2014-12-10 11:57:19 在职考研辅导平台
咨询我

1977年,高考得以恢复;1978年,部分高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中央颁布《中共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要放在首位”;同年,清华大学等24所高校被首批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美国社会学家梅耶将高校称为是“地位认可型组织”(order-affirming organization),而企业界则是“绩效表现型组织”(task-performing or-ganization)。前者追求制度性目标,即获得环境的认可,因而,更看重组织业已形成的地位和声誉;后者以效率为目的.强调组织完成特定任务时的表现与成就。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院的正式建制不但提升了高等院校的学术地位,也使拥有研究生院的院校在高教系统中乃至整个社会,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国家巫需从事科研和高校教学的人员,当时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很快就显示出弊端,特别是在研究机构和高校教师缺员问题得到缓解之后,工矿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断层问题日益突出。1984年,在《中共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政府在给一予教育很高地位的同时,明确提出“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中,这句话极富感染力,它将50年代以来中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一向强调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基本精神与改革开放以后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观点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政策上的合法性。

工程硕士制度的生成

20世纪80年代,对于刚刚开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社会来说,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教育“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在工科院校最直接的表现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满足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当时工科类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是一一“一方面去了工厂的学生不能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愿意去企业。

这种现象引起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和企业家的思考.并在改革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上找到了共同点。清华大学与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二汽”)的合作就是高校与企业携手,共同尝试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代表。

20世纪80年代、“二汽”是全国汽车生产的龙头企业,清华大学则拥有全国最好的汽车系,两个机构一直有着工作上的联系。198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率领清华大学各系所的60多位负责人到“东风汽车工业联合公司”(“二汽”在湖北的分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做调查,了解“东风”作为用人单位对于清华毕业生的意见,同时探讨大学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工科学生的可能性。当时身为厂长的陈清泰分析了清华大学培养的学生与工厂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大学直接为企业培训高级技术人才的希望。此后,全国最著名的国有大型企业一“二汽”和全国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一一清华就开始了联合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试点。试点中采用的学生“进校不离岗”、校企“双导师制”等都成为当时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中的创新之举。

1984年2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处处长“曾商议组织部分「科院校研究生处处长定期聚会(如一年左右),就研究生招生、管理和培养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展开讨论研究.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当年9月份,清华大学作为组织者之一,邀请了16所工科院校,两个省的教育局有关人员和国家教育部的代表,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了一次“民间”会议。该会议共准备了58个讨论问题,其中关于硕士生招生工作已经提出了“招生来源以应届本科生为主好还是以在职人员为主好?怎样才能扩大在职人员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对边远地区是否可以实行定向培养?委托培养是否可以根据需要扩大代培研究生数量?是否可由学校自定比例、不加数量限制?”关于管理,也提出了“培养和分配如何紧密配合、才一能使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合工作岗位的需要?’,正是在多次“民间”交流的基础上,1984年11月,清华大学等11所工科类高等院校正式向教育部提交了《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生成的源头。在这中间,高校是创新行为的主体,提供了改革的思路并付诸实践。

《建议》提出工程硕士“面向企业”招生,课程设计强调“联系实际”。不仅如此,《建议》还给各院校在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上留下自主创新的空间--一如第八条指明:“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方案不作统一规定,但必须保证人学水平和学位质量,鼓励各培养单位创新、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较为宽松的环境下,第一批“工程类型硕士”试点院校开始了各种改革尝试。其中,清华大学除了上面提及的与二汽的合作外,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保留研究生人学资格”和“本一硕衔接”模式。

保留人学资格的改革始于1985年,一位已考取研究生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生,主动提出放弃读研机会,支援国家边远地区建设。学校决定保留其人学资格,允许他工作两年之后再回校完成学业。这项政策得到上级主管部门认可,1988年在政府的文件中被定为工程类型硕士生的改革模式之一,得到推广。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以下称“核能所”)首先开展“本一硕衔接”实验。直接起因是“核能所”没有自己的本科生,但却有大量研究项目和一流的设备与教师。1989年和1990年“核能所”通过推荐保送的方式从清华本科生中连续招收两届“工程类型硕士生班”,共25人。当时“核能所”的领导王大中院士不仅从“核能所”的具体需要,而且从清华大学学制改革的角度提出,坚持“长学制”(本科生学制五年)是对清华优秀学生、教师和设备资源的浪费,“本一硕衔接”的作法可以使学生缩短一年获得学士和硕士两级学位。这一改革在王大中院士1994年成为清华大学校长后,演变成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本一硕贯通”的模式”,并最终成为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在实施工程硕士的试点工作中.清华大学有很明确的“组织利益”需求:让本校毕业的优秀本科生有机会读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拿到硕士学位;改革研究生乃至本科生的培养思路,形成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些改革虽然都是在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名目下,但明显具有清华大学自身的改革追求和特色。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不考试、拿证快的在职研究生有么?

上班族,休息时间不固定 怎么读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花钱可以搞定吗?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在职研《内部资料》免费领

温馨提示:点击“在微信中”打开,跳转小程序下载

评论
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网上报名预约系统上线!

在职研究生信息网 广告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