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学位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2014-07-14 16:34:05 在职考研辅导平台
咨询我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专业技术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国外,学术学位有时也被称为科学学位,专业学位有时也被称为职业学位等,因此,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可分为科学硕士教育和专业硕士教育两类。专业硕士在职学位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的教育形式,发达国家发展专业硕士在职学位的历史较长,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相比之下我国专业硕士在职学位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总结并加以合理借鉴。

一、美国等发达国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教育首先产生于美国,并以美国最为成熟和最有影响。1936年哈佛大学开设了一种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目的的新学位教学硕士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在职专业学位。从此以后,美国的专业应用型硕士学位得以迅速发展,扩展到农业、艺术、商业、城市规划、工程、药业、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等领域。据统计,1940年美国共授予硕士学位27000个,其中专业学位15000个,占55..6%。到1987年,美国硕士学位名称已超过660种,其中学术型学位只占15%,专业应用型学位则占85%。按照美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界定,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完成在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内开展实践所必须的理论性学习,获得高于学士学位水平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因此,专业硕士学位就是培养各个职业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如美国农科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侧重于培养农、林、牧及农业企业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其招生对象以在职人员为主,也包括部分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的入学形式与学术型学位在职研究生基本相同,并同步进行,不过美国各培养学校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享有很大的自主权。一些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比较灵活,短则1年,长则可达4~5年,1年制主要针对那些在某个学科领域至少具有7年以上全职专业工作经历并且能力很强的人,同时申请者还需具有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知识。对于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形式,美国又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不同类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计划与全日制的基本相同,要求在职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完成2门课程,对于课程学习一般采取注册制和学分制,每学期注册1次,注册后至少要修满3个学分,1个学分约为15~16个学时。

除了美国以外,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为了满足大学毕业后就业者再学习的需求,以及培养在社会中能够多方面发挥作用的高水准的专门职业人才,非传统概念的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等高层次专门化人才的培养,而且许多国家将一些行业的从业资格与专业学位、文凭证书紧密相关,进一步刺激和促进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快速发展。英国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修课式研究生,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注重与工业相结合,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硕士学位,并不看重学生的研究与论文写作水平,与研究式在职研究生相比,修课式在职研究生主要重视课程学习。同时,日本在二战后大力发展产官学一体化的协作式在职研究生教育模式,实现了教学科研与生产的一体化,使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从实质上看,英国的修课式在职研究生和日本的协作式在职研究生都属于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

美国等一些国家的不少高校对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并不要求做学位论文,学位授予标准的主要依据是所修课程的综合成绩,包括总分数、所修课程整体成绩、核心课程不及格门数等,一些大学只要求硕士生提交一篇类似文献综述的小论文、实习报告或课程设计作品,但要求所提交的作品必须表现出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和创造性。由于课程考核比较严格,研究生具有很大的压力,因而能够保证职业学位的质量。美国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培养一般实行导师组制,进行集体并合理分工指导,导师组一般由2~3名教师组成,根据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分工指导,注重学员的理论学习与职业技术实践相结合,其中一位作为主要导师,负责指导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其他导师主要指导在职研究生开展实际问题的研究和专业实践。另外,美国除了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研究型的硕士生教育和为就业、职业发展做准备的专业型硕士生教育以外,还有学徒型和社区中心型在职硕士生教育等两类接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在前者的教学计划中,教师指导在职研究生就像师傅带学徒,教师手把手教导学生操作技术,使学生尽快成为获得高级知识和技能的职业能手,给学生发现自身感兴趣领域的机会;后者则是以社区为中心的硕士生教育计划,在文理学院最常见,这类教育的学科主要是环境研究、护理、教育学等应用性较强的领域,教育目的在于服务社区的现实需要。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各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既各具特点,又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专业学位教育体现了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首先,专业学位教育体现了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一般特点。美国的硕士学位分为为博士教育提供生源的过渡性硕士学位和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专业硕士学位两类,两类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有同质要求与相通之处,也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同一专业一般同时可以授予学术性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例如农科专业硕士学位和学术性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的入学形式基本一致,均以GRE成绩作为一项资格认定条件,只是前者所要求的GRE成绩略低一些,二者课程也是相通的与开放的,可供两类研究生进行选择。其次,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也体现了职业的特质要求。由于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生源的选择、学习形式、课程教学、指导方式、学位要求等方面又突出了应用性特点。欧美等许多国家的专业学位设置与职业紧密结合,各校对同一名称的专业硕士学位在培养方面也各有特色和侧重点,并体现出地域性差异,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培养计划一般要求比学术性学位在职研究生的学分高,还有一些应用型核心课程要求必修,课程考核要求也非常严格,从而保证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

二、国外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目前,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趋势明显加快,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发展的特点鲜明突出,值得我们很好地加以研究和总结。

(一)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教育日趋弹性化

目前,针对在职人员要求深造学习增多的潮流,许多国家专业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学制、学习方式、学位要求等方面不断走向弹性化。首先,学习年限要求日趋弹性化。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出现了专业学位弹性学制和缩短学习年限的趋势,日本政府在接受终身教育思想的情况下,建立针对成年人的特别招生选拔制度,设置昼夜开讲制及夜间研究生院、函授制研究生院等具有弹性的研究生院制度。1998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发表报告,其中提出将社会人员2年时间的硕士课程缩短为1年修完的一年制研究生院课程。现在英国两年制的MBA培养模式已基本不复存在,新的学习年限从10个月到21个月不等,一年制的MBA模式目前在欧洲各国已很流行。其次,学习方式更加弹性化。许多国家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学习方式实行部分时间制和各种远距离教育计划,例如英国半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生的数量已高出全日制学生的一倍。甚至有的国家和培养学校还规定,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经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和有关部门批准,可休学一段时间再申请继续学习,符合条件要求的依然可获得专业硕士学位。再次,学位要求弹性化。在英国,有相当数量的商学院将学生在公司里承担的课题项目作为学位要求,取代过去的论文形式,目前这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标准。

(二)教学方法上突出了创新性与多样性

在许多国家,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法明显区别于学术性在职硕士研究生,要求专业在职研究生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也不能仅仅依赖教师的课堂授课来完成学业,必须养成独立思考与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习惯,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并学会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教师一般只发挥指导性作用。这种由发现和提出问题到掌握知识理论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路径,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学生通过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可以逐渐养成反思和质疑的学习习惯,属于一种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同时,国外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教学过程为一种实践活动,提倡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实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教师尽量与研究生多进行沟通交流,在教学中师生能够相互启发和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在职研究生在学习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了自由化、民主化的学术气氛,促进了知识理论与应用技术、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了专业研究生多种技能素质。

(三)学习和研究内容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纵观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难发现,与学术性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更加突出学习和研究的实践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十分强调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环节紧密衔接,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相对较高,并要求学员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对于理论课程学习可以主要在校内完成,而实习、实践课程必须在实验室、企业或其他实习单位完成,联合培养的有关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学员开展实践和实习的软硬件条件,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基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一般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或者多导师制,多位导师可以组成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对在职研究生的有关知识理论教育和必要的技术技能培训,以及实习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设计与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同时,在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一些高校非常注重利用社会资源,与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吸纳一些有成就、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加入在职研究生导师队伍,并不断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四)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逐渐适应学科交叉与综合的形势

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而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综合性、艰巨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工作,现在学科分化、融合、交叉和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应运而生,一方面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而形成许多细密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各学科之间又迅速融合,文、理科交叉和工、文、理科之间相互渗透等。面对这一发展形势,一些发达国家在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建设中日益凸显交叉和融合的发展趋势,一些高校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立足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复合人才和应用人才。比如在美国,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数目正在日益上升,许多大学和研究所越来越意识到多学科交叉研究更能取得效益高的研究成果,也有利于促进大学、工业界和国家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实现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和多方共赢,有利于推动科技发展和综合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发达国家的专业硕士在职学位教育正是充分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的特点,有些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已经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冲破了单一学科界限,甚至实行文、理、工科渗透综合,积极培养知识面宽泛、视野开阔、综合技术素养好和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级专业应用人才。

(五)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快,应用科学与技术类型的研究生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有偿援助的方法吸引外国留学生,许多高校出台了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的外国生源。英国可谓是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国际化较早的国家之一,1934年英国议会就成立了国际化教育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每年提供1000万美元的资金吸引海外研究生,加快了英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美国可以说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最先进的国家,美国逐渐实现了从生源、教学理念、教师、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等全面的国际化。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各高校就以各种方式从世界各国吸引大量的留学生,2000年国际化教育对美国经济贡献了110亿美元,2003~2004年美国有148所大学招收的留学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留学生总人数达到57万多人,近几年留学生人数还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日本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很快掀起了对在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断扩大用英语授课的范围,实行了在职研究生入学制度弹力化,以适应在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还在国外开设教育机构,或者与国外高校联合举办专业学位教育,甚至各国校际之间采取学分互认、学生交流等多种合作形式,这种教育服务输出活动也推动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

三、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迪

我国自1991年主要针对在职人员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8年我国已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达431个,占我国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2009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优化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不断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范围,培养大批应用性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但是,鉴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总体规模偏小,当前专业学位教育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应当很好的总结和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促进我国专业硕士在职学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一)顺应国际潮流积极转变在职研究生培养目标结构

从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形势不难看出,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构成正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以不断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和从业者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从世界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在职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开展专业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教育,既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以及满足在职人员学习深造的要求,也是为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创造就业的条件。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对于从业者的职业技术含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从业者面临社会评价、工作、就业、评职、升迁等多种压力,成年人将不断追求自身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学历学位的提高,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必然要面向具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以满足他们在职提高与在岗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非传统概念的专业研究生身份已得到社会逐步认同,具有专业硕士学位的人才就业和职业前景更为看好,而有些地方已出现学术型在职研究生就业难现象,这客观上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变革和调整,传统的学术性在职研究生培养所占比重应适当降低,专业性在职研究生培养所占比重应逐渐提高。

(二)推行弹性化和人性化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经验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大背景下和终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推动着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学习方式、学制和学位要求等弹性化改革。首先,逐步扩大高校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需要突出个性化的特征,注重技术性、应用型、实践性等,高校必须按照自身情况合理设置招生专业,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的专长和特色,需要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包括自定招生专业方向、专业考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形式和内容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需要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度。其次,学习与教学方式体现一定的灵活性。由于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对象许多是正在工作或者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其学习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在职学习和全日制学习两类。对在职研究生一般适应灵活和具有弹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到校集中学习一段时间或者利用业余或者双休日等时间进行在职兼读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可以更具弹性化,比如允许2~5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属于脱产型研究生,由于其学位特点及对应用技术、社会实践等特殊要求,学习年限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比如基本学制一般设定为3年,特殊情况可灵活掌握,可以适当提前毕业或者延期毕业。再次,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网络经济和信息时代,网络教学手段在时空上具有一定优势,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具弹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连续式或间断式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依照自己的进度、时间、兴趣来安排学习,也可随时寻求教师的帮助。对于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而言,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教学方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知识容量有限性的缺陷,老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博客、QQ等网络资源来指导学员学习,也可以采用使用电视及互联网学习的教育的手段进行教学,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答疑和论文指导。

(三)注重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和积极创新培养模式

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综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培养单位创建新的教育体制和形成新的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在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在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尚显不足,研究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洞察力、集中注意力、人文素质等创新素质比较缺乏;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研究组织能力、人际表达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前沿把握能力等创新能力不强。因此,高校必须注重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和积极创新培养模式。首先,实现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创新。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计划等方面,必须依据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定,做到针对性强,学有所用,多为地方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次,创新培养教育方式。专业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人才的素质教育,由于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局限于一所学校的院系或研究所来培养在职研究生的模式已不太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学习国外尝试协作培养模式,即由两所或多所学校、或者高校与研究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培养专业研究生,提升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质量。再次,实现培养机制与授课方式创新。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专业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打造教育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各培养单位可以共享师资资源,可以聘请专家名人做兼职导师,相关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对口企业中的高级管理及科技人员,可以成为定期或不定期的授课教师。最后,实现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有些专业可以不要求写学位论文,以有一定创新性、技术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调查报告、毕业设计、技术革新方案等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有的专业适宜要求做学位论文的,对论文撰写则可以工作岗位和承担课题等为依托,使研究与工作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论文的指导可以实行双导师或多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用人单位或相关部门的资深专家联合指导,多位导师实行分工协作,保证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应用价值。

(四)推动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

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角度看,专业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样化、国际化和创新型人才。首先,未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实现多元化,除了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学位教育以外,对每一种学位也要制订灵活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学位论文要求,课程硕士、非论文硕士等也应成为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培养模式。其次,开展专业研究生的跨学科综合教育,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潜能。当今世界学科之间的综合、渗透、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在职研究生教育只有进行跨学科和综合教育,才能有所创造和发展。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应当破除专业学科间的壁垒,开设一些跨学科的选修课,以拓展在职研究生的思维、研究方法和知识面,允许专业在职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选课,建立不同学校之间互认学分制度,支持在职研究生参加有关学术会议,让在职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和了解国内外科技、教育、经济、职业等发展的实际,为在职研究生提高综合素质和未来开展创造性工作奠定基础。

再次,顺应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国际化潮流,推动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线教学的教育。目前,教育市场和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国际化,国际合作办学现象越来越多,国际人才交流的机会不断增加,我国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和逐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吸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促进教育资源、教育标准和教育规范等国际化,扩大面向海外招收留学在职研究生规模,选派相关学科的在职研究生到国外有关大学培养,派出教师到国外进修以提高师资水平,以及聘请外教、使用国外教材、开设国际课程和双语专业课程等不断提升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水平。同时,随着全球性人才流动和竞争加剧,中外关于专业学位合作办学的现象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机构和资本大量进入我国,这些机构会把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办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教育管理模式及专业品牌等引入我国,必然会引起在职研究生生源和师资的争夺战,国外培训机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积极防止国际化对我国专业研究生教育可能产生的严重冲击。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不考试、拿证快的在职研究生有么?

上班族,休息时间不固定 怎么读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花钱可以搞定吗?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在职研《内部资料》免费领

温馨提示:点击“在微信中”打开,跳转小程序下载

评论
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考研【网上报名】预约申请入口

在职研究生信息网 广告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